【军武次位面】要是德国赢了二战,世界会有何不同?有一点可以确定!发表时间:2019-09-17 16:28 二战的结果,对吃货来说也很有意义!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的惊险一瞬,很多人都会设想,要是德国打赢了,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?无数的想象由此展开,美剧《高堡奇人》的世界观,就是德日赢得二战的架空历史。 德国要是赢了,到底会发生什么其实谁也说不准。不过,从一个吃货的角度理解,有一点确定无疑——“肥宅快乐水”,怕是要换一个味道了! ▲药剂师约翰·史蒂斯·彭伯顿 (John Stith Pemberton)发明了可乐 他是南北战争时的老兵 “肥宅快乐水”即可口可乐,都知道它并非健康饮料,奈何嗜甜乃人类本能,可乐还有一股令人上瘾的神秘味道,遂成为肥宅最爱。
二战时期,可口可乐大力宣扬喝可乐就是爱国,于是可乐成了军需品——军粮味道不佳,战场艰苦又危险,能让大兵们感到放松的东西,除了香烟,就是甜甜的可乐了。 有趣的是,德国人也是可乐爱好者,而且,还在二战中创造了新口味!二战全面爆发后,可口可乐德国分公司的原浆就断供了。于是分公司干脆开发了一种苹果味的新饮料“Fanta”,意为“幻想”,音译为“芬达”。 芬达很受欢迎,光是东线德军就消耗了3000多万瓶!德军打到哪里,芬达就跟到哪里——假如是德国赢了,“肥宅快乐水”毫无疑问就将是芬达! 不过,在全世界范围内,军人都喜欢喝的饮品是啥?酒! 酒从史前时代就有,论历史,比可乐、芬达不知道早到哪里去了,自古以来就是军需品。古代的不列颠人和高卢人喜欢啤酒,罗马军团也少不了葡萄酒。 罗马大军登上英伦三岛,与不列颠的“野蛮人”的对阵,也可视为两种酒的PK——葡萄酒喝到微醺的罗马军团,排着整齐的方阵,向着一群灌了一肚子啤酒的疯子缓缓移动…… 在可乐没出现之间,美国大兵的消遣就是啤酒,这是有传统的——独立战争期间,当过酿酒师的华盛顿就特别提出要求,部队要为士兵提供足够的啤酒,以保证士气不降。果然,美国人喝着酒,就把英国人打跑了。 ▲满满一船啤酒!酒鬼最爱…… 英国人呢?当然更爱喝酒,而且是三军都喝。英国空军为了能喝到新鲜啤酒,会让战斗机外挂啤酒桶飞到前线,皇家海军甚至还把两艘布雷舰改造成专门的海上酿酒船——舰队开到哪里,“酒厂”就跟到哪里!这一切,只是为了一线的官兵能及时享受到啤酒的清爽。 在二战中差点把英国打趴下,把法国打亡国的德国,对葡萄酒情有独钟。 占领法国后,口味上佳的法国酒成为德军的搜罗对象,珍藏多年的佳酿几乎被掠夺一空,法国人痛心疾首。在《兄弟连》最后一集,美军在希特勒的“鹰巢”中发现无数香槟,其中不少是从法国抢来的。
即使是今天的德军,还是嗜酒如命,只不过主要喝啤酒了。德国议会的报告显示,2007年,驻阿富汗的3500名德军士兵共喝掉了80.4万升啤酒和9万瓶葡萄酒,到了2016年,啤酒消耗量上升到100多万升——如果没有随车啤酒,德军就拒绝执行户外任务! 把德国打趴下的苏联红军,大概是二战中最能喝的一支军队了。 俄罗斯的“土特产”伏特加闻名世界,每名战士每天都能得到100克伏特加配给,坦克兵加倍。但是这一点点哪里够喝?苏军军官和士兵在配给之外,还要挖空心思找酒,据说苏军营一级都有随军酿酒作坊,自带酒厂,打到哪,酿到哪,喝到哪! 据统计,苏军在战争期间消耗的酒类超过2.5亿升(主要是伏特加,约合20万吨),足够装满8万辆美制道奇10轮大卡。直到今天,很多俄罗斯人仍然认为,拿破仑当年败走俄罗斯,就是红酒见底的法军败给了伏特加无尽的俄军,而二战之所以还能赢,还是一靠喀秋莎,二靠伏特加!
俄罗斯人这么喜欢伏特加,主要是因为俄罗斯天寒地冻,条件艰苦,如果不来点口味辛辣的东西刺激刺激,恐怕连活下去都难,更别说打仗了。所以,酒对他们来说就格外重要,当然酒的质量就无法讲究了,因为苏联的物质条件差,资源要优先保证武器、军粮、被装的生产。 但伏特加,绝不能少!哪怕是制作粗糙的低档货,苏军也照喝不误。只要够辣够劲,两口下去,怂包也会变猛男——喝之前我是俄罗斯的,喝之后俄罗斯是我的……德国佬,往死了干! 这么带劲,要是咱们中国人喝了会怎么样?估计不会怎么样,因为喝不下去……为啥喝不下去?很简单,口味不对啊。 口味,是一切饮品的灵魂,不好喝的东西只能当药了——要是酒的味道不好,喝都喝不下去,还谈什么士气? 中国有悠久的酒文化,行军打仗自然也不了好酒的助力,一杯甘醇美酒,能大大抚慰军人的心灵,让他们勇气倍增——猛将樊哙,就是在鸿门宴上用豪饮加生啖震住了楚霸王,保住了刘邦;横扫匈奴的霍去病,就专门有一辆酒车,一路喝一路打,把匈奴打得找不着北。 ▲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
对于更多的普通人来说,酒更多的是用在日常小酌,或是宴请宾客上。这时候,酒要是不好喝,肯定大煞风景。因为在酒的口味上,中国人可比俄罗斯的糙汉子们挑剔多了——要有香气,要有甘甜,要柔和,不要“上头”……拿这些要求一圈,你会发现,要选出一款好酒,还真不容易嘞! 洋酒,很多国人喝不惯,因为它们多数虽然度数小,较柔和,但口味偏酸,会有一种在喝醋的感觉……国产酒,低度酒有添加,不过瘾,高度酒更纯净,但又太辣,一不小心就“上头”了。 那么,有没有一种既香甜,又柔和,喝完还不上头的好酒呢?还真有,这就是当代中国酒业的开创之作——开山酒! 开山酒,是中国白酒界中的一支硬核团队打造出的“黑科技”,和那些花里胡哨,只玩营销的小白酒完全不可同日而语。 首先,开山酒的基础非常扎实。 为了酿造出最适合当代中国人的口味,开山酒选择了最优质的粮食大米——被誉为中国米王的岭南“丝苗米”为原料,并独创了“胚米度”的概念,磨掉大米20%的表层,去掉了糠壳和蛋白质氨基酸层,极大地减少容易上头的杂质和不愉悦的杂味,只用中间的胚芽来酿造!这可比普通白酒要讲究多了。
其次,开山酒的工艺更加先进。 有了最好的原料,开山酒在酿造方面结合了中国传统白酒与国际先进的酿造工艺,采用低温糊状发酵,超临界蒸馏,以及最小孔级的纳米过滤技术——博采众家之长,这又比老式白酒要更加领先一步! 最后,开山酒的口感独一无二! 这样酿造出来的白酒,纯净圆润,带有显著的清甜米香和花果香味,酒体纯净、清甜,没有容易上头的杂质和令人不爽的杂味,不易醉,口感柔和香甜不辛辣,空杯余香,第二天绝不上头!目前,白酒界不容易做到这一点。 开山酒,有成为中国人“国民酒”的潜质,无论中餐、西餐或日料,搭开山酒,口味都很配,都能拿得出手,无论是同胞还是外宾,都能喝得惯,还很有面——入口甜柔,喝完不上头,广交朋友,请选开山酒! 人生如酒,重要的是向前走,哪怕前面是高山,也要开出一条路来。喝开山酒,开辟新道路,成就高山一般的伟业! |